László Moholy-Nagy是战后艺术教育和设计的最大影响者之一,也是包豪斯时代的主角之一。

图片来源:https://www.apollo-magazine.com/moholy-nagys-pioneering-multi-sensory-art/
他在绘画、素描、摄影、印刷、拼贴、版画、雕塑、金属加工、电影、戏剧和写作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使他成为包豪斯学派历史上最无情的实验人物。
关于他的生活
Moholy-Nagy 1895年7月20日出生于匈牙利Bácsborsód的一个犹太家庭。
1913年,他前往布达佩斯学习法律,却被奥匈帝国军队征召入伍:经历战争的恐怖令他终生恐惧,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了对绘画的热情。
退伍后,他上了一所私立艺术学校,然后搬到柏林,在那里认识了他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23年,他被邀请在Staatliches包豪斯在德绍,他接手了学校的初级课程,使其更具实用性和技术性。1928年,玛丽安·勃兰特接手了他的工作,他离开了包豪斯,并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为了逃离纳粹德国,他于1937年移居芝加哥,在那里开办了美国第一所以包豪斯学派校长为基础的学校,后来被称为芝加哥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
他继续工作,直到1946年11月24日死于白血病。
身份和关键概念
Moholy-Nagy对新技术潜力的信念是由达达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两者都影响了20世纪的趋势
他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天赋的艺术教育理论。他的格言是:“人人都有才华”。

他创造了“新视觉”(Neues Sehen)一词:相机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外部世界的方式,这激发了Moholy-Nagy的信念,即艺术家必须通过实验现代化他们对视觉的理解来学习重新看东西。
Moholy-Nagy对空间、时间和光质量的兴趣贯穿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并超越了他所使用的非常不同的媒体:他也是第一个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建议在艺术创作中使用科学设备的艺术家;
图片来源:https://www.grandtourmagazine.com/alvar-aalto-art-formal-innovations/
他的作品范例
马雷雷摄影电影(绘画摄影与电影- 1925)
这是莫霍利-纳吉本人撰写的第八卷,被认为是他在排版和摄影编辑方面开创性成就的展示作品。

图片来源:https://www.theartstory.org/artist/moholy-nagy-laszlo/
黑影照片(1926)
Moholy-Nagy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被光所吸引:尤其是在这幅作品中,光是视觉构成的一种手段,或者如他所说的“可塑性表达的媒介”。

图片来源:https://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1987.1100.158/
一个电动舞台的光支柱(光空间调制器- 1930)
一个巨大的圆形基座支撑着各种移动部件,它总结了Moholy-Nagy对艺术作品的乌托邦愿景(Gesamtkunstwerk),这将超越所有媒体,反映出一个活的、生物形式的复杂性。

图片来源:https://99designs.it/blog/famous-design/laszlo-moholy-nagy-pioneer-graphic-design/
信息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C3%A1szl%C3%B3_Moholy-Nagy